您是否忽略了影響營銷團隊生產力的這 5 個事實?
已發表: 2018-11-12
如果我是一個賭徒,我敢打賭你最近讀過一個標題,它承諾讓你在任何時候都更有效率。 也許,只是也許,如果你嘗試成功人士正在做的 31 件事,你會成功 10 倍。 2017 年,有 8 種行之有效的提高生產力的方法。 今年有十個。 到 2019 年,我們將有 14 種可驗證的方法來提高生產力,這些方法與您在 2017 年看到的內容相對相似。
如果按照互聯網的說法,你(一個人)需要 8 到 31 種方法來提高生產力,那麼企業營銷團隊需要嘗試多少種策略或方法? 80? 150? 更多的?
谷歌搜索結果的第一頁可以讓生產力看起來很容易破解。 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都從實際經驗中知道這一點,尤其是對於企業營銷團隊而言。
值得慶幸的是,有些組織正在探索我們在 Google 搜索中遇到的問題。 這正是我們來自 Workfront 的朋友在他們的年度工作狀態報告中所做的。 這份報告歷時五年。 每年它都會揭示我不希望找到的新事物,但它們完全是直觀的,並且不知何故——即使我們每天都能看到和感受到它們——被忽視了。
以下是報告中我最喜歡的 5 個要點。
生產力要點 #1:我們對同事持懷疑態度
知道在美國,像您和我這樣的個體工人相信我們比我們的同事更有效率,您是否感到驚訝? 我們還認為我們比公司領導更有效率。 我們將自己評為效率最高(10 分制為 8.2),我們的同事和經理效率較低(7.2),公司領導效率最低(6.8)。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並且受到鄰近偏見的影響。 我們相信與我們最親近的人更有效率,因為我們更熟悉他們一整天的實際工作。 工作狀況報告也支持這一點:86% 的人不清楚我們的同事在做什麼。
86% 的員工不清楚我們的同事在做什麼,但我們相信我們比他們更有效率@workfront點擊鳴叫
生產力要點 #2:很難找到創新的時間
當今工作場所的一大謎團是,如果我們能夠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如何處理我們的工作,我們就會更有效率。 這是一個可靠的理論,但實際上,這是一個不同的故事。 為什麼? 首先,雖然 64% 的企業要求員工尋找新的方式以不同的方式做事,但只有 40% 的工作場所實際上鼓勵員工留出時間進行創新。 新的想法可以冒出來。 那個會發生。 但是,儘管我希望情況並非如此,但如果沒有開發和支持,它們就不會成熟,這兩者都需要時間。
64% 的企業要求員工尋找新的方式以不同的方式做事,但只有 40% 的工作場所實際上鼓勵員工留出時間進行創新 @workfront點擊推文
雇主開始將創新用作其團隊的評估工具。 超過一半的員工表示創新是他們工作績效的考慮因素,但只有 39% 的員工表示他們的公司鼓勵他們為創新留出時間。 使創新之謎進一步複雜化的是性別和年齡差異。 男性更有可能說他們的工作場所鼓勵他們定期留出時間進行創新,而女性更有可能說他們在工作中意外成為項目經理,這使他們沒有時間進行創新。
超過一半的員工表示創新是他們工作績效的考慮因素,但只有 39% 的員工表示他們的公司鼓勵他們通過@workfront 為創新留出時間Click To Tweet

生產力要點 #3:我們沒有消除不必要的干擾
聽到我這麼說你可能會懷疑(嘿,報告說你可能會懷疑)。 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我們應該在工作中做什麼。 但是(明顯的劇透警告),我們很難履行這些職責,因為乾擾和分心使我們無法完成工作。
最讓你分心的是什麼? 電子郵件狂熱? 不必要的會議? 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不同的。 根據工作狀況報告,45% 的嬰兒潮一代表示,與 X 一代 (38%) 和千禧一代 (34%) 相比,他們每週將更多時間花在主要工作職責上。 千禧一代比嬰兒潮一代更有可能說,他們生產力的最大障礙是缺乏標準化的流程。
千禧一代比嬰兒潮一代更有可能說,他們生產力的最大障礙是缺乏標準化的流程。 通過@workfront點擊鳴叫
不必要的干擾仍然困擾著企業團隊,以至於我們中有 45% 的人寧願去 DMV,這個目的地並不以擁有一流的客戶體驗而聞名,也不願參加毫無意義的會議。 而且,我喜歡這個:嬰兒潮一代寧願忘記早上刷牙,也不願收到 50 封毫無意義的工作電子郵件。
45% 的美國工人寧願去車管所,這個目的地並不以擁有一流的客戶體驗而聞名,也不願通過@workfront 參加毫無意義的會議點擊推特
生產力要點#4:我們相信自動化和人類的承諾
我寫了幾篇關於營銷自動化的文章。 我相信自動化是好的,而不是壞的,如果以一種聰明和有目的的方式完成。 以下是令我著迷的工作狀態報告中的一個要點:平均而言,工人說他們工作的 37% 的日常工作是自動化的,而且(這是令人著迷的部分)他們一天中只有 40% 的時間應該是自動化的. 我們是否已經接近自動化飽和點?
我很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如果企業更看好自動化,不知道反轉點在哪裡。 因為即使超過三分之二的人相信我們將在不久的將來與機器人、機器或人工智能競爭我們的工作,但我們中有 93% 的人相信人情味將永遠在工作場所發揮作用.
超過三分之二的人認為我們很快將與機器人、機器和/或人工智能競爭我們的工作,但我們中有 93% 的人認為工作場所總是需要人情味@workfront點擊鳴叫
生產力要點 #5:我們沒有在“正確”的數字工具套件上保持一致
對我來說,這個外賣並不奇怪。 近三分之二的美國工人表示他們的企業正在經歷數字化轉型,但我們對這種轉型的形成方式並不一致。 這部分是因為我們有不同的數字需求和工作方式:千禧一代 (51%) 比 X 一代 (46%) 和嬰兒潮一代 (40%) 更有可能表示他們的團隊需要更多工具管理工作,但高管們不同意這些要求。
找到一種管理工作的方法,無論是通過數字解決方案還是其他方式,都是生產力粘合劑。 每個月,我們中近一半的人都不知道我們有分配給我們的工作。 我們錯過了一個事實,即我們完全被賦予了一項任務。 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說他們不知道工作已經分配給他們。
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說他們不知道工作已經分配給他們。 @workfront點擊推文
從 Workfront 的朋友那裡下載整個工作狀態報告。 研究中是否有任何要點可以告訴您有關企業生產力的不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