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投資非洲初創企業的最佳時機,有 12 億個理由

已發表: 2021-11-03

“創業是創業的奧林匹克”——海軍

…但非洲是創業公司的最後一個前沿。 “逢低買入”這個詞經常在加密貨幣圈子中被用作在價格下跌後購買資產的綽號。 這裡的信念是,較低的價格代表便宜貨,因為“下跌”只是短期的曇花一現,資產會反彈並及時增加價值。

非洲市場現在就是這種資產,其創業生態系統的低准入要求代表著下降; 不是因為它失去了價值,而是因為它剛剛開始,它會獲得價值。 一些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同意,投資(或購買)的最佳時機是市場開始暴跌的時候; 是時候通過在不合格的投資賬戶中使用一種美元成本平均方法來增加貢獻了。

我會解釋為什麼。

為何掀起創業熱潮?

就像世界上所有其他地區一樣,初創公司正在改變商業運作的模式。 初創公司正在改變人們管理流程、決策、投資和生活的方式。

但在非洲採用“初創企業”有一些特殊之處。 2015 年至 2020 年間,獲得風險投資資金的非洲科技初創公司的增長速度幾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六倍。 雖然我同意風險投資支持的資金並不等同於盈利能力,但它是市場正在成熟的一個強有力的指標。

在我看來,投資非洲初創公司就是在非洲數字化中購買房地產。 廉價貨幣、低競爭、可用人才、落後的基礎設施; 這些都是投資者應該考慮探索非洲大陸的原因。 非洲的挑戰為先行者開拓和主導地位提供了強大的機會。

(先行者並不總是贏,但那是另一個話題)

十億個理由?

非洲未來將面臨的另一個重大挑戰,以及投資者想要投資(或不投資,取決於你如何看待)非洲初創企業的一個原因是廉價石油的終結。 非洲的主要經濟體依靠石油收入為超過 12 億人口的經濟提供動力。 但隨著世界其他地區走向綠色,油價將暴跌,液態黑金將繼續在世界舞台上失去意義。

例如,在尼日利亞,有超過 2 億人口,其中青年人口增長了 44%。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到 2050 年,作為非洲最大的經濟體和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國家,它一直在努力擺脫既得利益集團和卡特爾的束縛,他們都依賴於自然資源財富。

但這種情況並非尼日利亞獨有。 強大的壟斷存在和無數的製度空白是非洲大陸垂直發展的主要絆腳石。 新面孔,從年輕的政治家到目光敏銳的創業企業家,再到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和農業學家,都在努力顛覆精英階層,反抗體制。

現在的挑戰在於非洲無法擺脫其文化壟斷體系,走向不可避免的資本主義。 壟斷的問題在於,當它們失敗時,採用它們的人無法無縫切換到自由經濟。

另一個例子是尼日利亞的電力壟斷企業慘遭失敗。 雖然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應該是打破這些壟斷並實現配電的民主化,但監管機構仍然不敢試水自由經濟模式。 一個新的顛覆性解決方案將挑戰如此多既得利益的纖維。 因此,目前在尼日利亞的外部電力部門投資可能不會產生回報。

結果將是這些過時系統的徹底崩潰; 一個巨大的下跌,對於可以來破壞和擁有的無情投資者來說是個好消息。 像我所描述的那樣的崩潰通常總是伴隨著一個恢復期,包括所有相關市場的強勁反彈。

非洲初創公司擴大規模的可能性有多大?

根據倫敦商學院惠勒商業與發展研究所的一項研究,在非洲的 716 家金融科技公司中,只有 5% 已經擴大規模。 近 60% 的規模化公司位於南非、尼日利亞和肯尼亞,這些國家的規模化流行率始終保持在 5% 到 6%。

所有這些都不能成為強有力的論據,因為人們可能很容易說市場還不夠成熟。 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為這塊蛋糕做出了貢獻,只有少數幾個部門正在推動這個故事,金融服務和農業是主要參與者。 非洲市場的互聯網連接數量也最少。 非洲大陸只有 22% 的地區可以訪問移動數據。 這是一個問題,因為大多數初創公司將依賴技術。 TechAdvance 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Edmund Olotu 最近提到,所有的初創公司都將成為科技初創公司。

但這與這篇文章的重點無關,因為儘管問題仍然存在,但機會也依然存在。 非洲也具有最大的科技進步潛力。 關鍵詞是潛力。

底線

至少目前,在非洲擴大初創企業規模不應成為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 關注點應該是成功進入市場,了解生態系統並建立所有權。 如果三個過程都遵守,盈虧平衡、盈利能力和規模將不可避免地實現。 此時投資非洲初創公司並不是短期的高收益風險投資。

這是一場針對未來業務的控制和資源分配遊戲。 可以把它想像成在一個新的國家購買土地並與你的新鄰居一起玩,直到你足夠受歡迎以競選州長。 要想在非洲取勝,唯一的辦法就是打持久戰。 你猜怎麼著,二十年來中國人一直在這樣做,使用的模式被許多人稱為中國資本主義。

中國人理解規模。 當一家中國企業取得成功時,它通常願意將商店轉移到新的未知領域,並在其路徑上買下所有東西。 他們不介意吸收外部資金,以便迅速在新地區擴張。

投資未開發的潛力是雙贏的

自 2000 年代以來,隨著新的投資來源的出現和科技初創公司支持的新領域的擴張,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向發生了變化。 低外國直接投資阻礙了非洲參與全球價值鏈,因為外國直接投資有利於東道國,因為它有助於將國內公司融入全球市場並提高公司生產力。 過去幾十年亞洲新興工業化經濟體的快速發展就說明了這一點。

到 2018 年,非洲僅吸引了 3% 的外國直接投資,其參與全球價值鏈的份額保持在 2%。 相比之下,亞太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在 20 年內將其 FDI 份額從 10% 提高到 31%,並將 GVC 參與份額從 11% 提高到 17%。 因此,與其他地區相比,非洲的 FDI 和 GVC 一體化仍然不發達。 我強烈認為,利用長期投資自由為非洲經濟復甦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