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脫碳和能源轉型之間:公用事業部門如何變化?

已發表: 2022-07-12

為了穩定氣候、限制環境風險,科學早就為我們指明了一條必經之路:能源轉型、脫碳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 這是“淨零碳”方法:個人、公司或國家通過日常活動釋放的二氧化碳量通過吸收或從大氣中去除相同量來平衡。 事實上,“淨零碳”公式現在的解釋更為嚴格,指的是設法積極防止二氧化碳排放的活動,例如通過可持續生產過程和獨家使用可再生能源

尤其是脫碳,是公用事業公司長期投入註意力和資源的長期目標。 與國際機構和組織共享的目標是在 10 到 30 年內顯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溫室氣體是溫室氣體,是氣候變化的主要貢獻者之一)

新的號召性用語

公用事業規劃人員(負責促進和組織創新的人員)在規劃輸電、配電和發電設施方面有著卓越的歷史。 這種卓越的傳統體現在強大的驅動數字化中,現在可以重新思考脫碳以及如何在短期內實施脫碳。 最近的技術發展使公司能夠制定“更明智的”戰略(因為它們基於更準確的數據),以提高彈性和運營效率並降低環境風險。

我們詳細討論了公用事業行業:從公用事業行業未來的 5 種趨勢到該行業內的新通信技術

在描述公用事業部門正在發生的變化之前,讓我們嘗試回答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對於我們想要在這篇文章中進行的討論絕對是核心:公用事業需要管理主要直接碳排放系統是什麼? 公用事業公司可以採取哪些脫碳行動來推動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的能源轉型?

二氧化碳的直接來源和脫碳行動

在能源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通過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燃燒和非能源排放(例如,與工業過程和森林砍伐相關的排放)排放。

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佔總排放量的 83% (來源:麥肯錫)。

根據麥肯錫(淨零挑戰:加速全球脫碳),有七個系統利用能源和土地資源進行運營,同時構成全球排放的許多直接來源:

  • 能源(發電和熱能)
  • 工業(所有工業過程,包括鋼鐵、水泥和化工生產、石油、天然氣和煤炭開采和精煉)
  • 流動性(所有形式的運輸和貨物和人員流動:空運、鐵路、海運和公路)
  • 建築物(供暖和烹飪)
  • 農業(直接農場能源使用、農業和漁業活動產生的排放)
  • 林業和其他土地利用(與其他系統不同,這個系統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 廢物(固體廢物處置和處理、焚燒和廢水處理)

由於這些能源和土地使用系統相互依存,並且每個系統都對排放做出重大貢獻,因此加速向零淨排放過渡需要對所有系統同時採取行動,並通過多種被證明特別有效的方式作用於全球經濟:

  • 將能源結構從化石燃料轉向零排放電力和氫等其他低排放能源載體;
  • 朝著更高效率和環境可持續性的方向升級工業和農業流程;
  • 更好的能源需求管理,例如通過智能電網和智能電錶;
  • 確信採用典型的循環經濟邏輯;
  • 減少排放密集型商品的消費;
  • 通過碳儲存(CCS)開發和實施“捕獲技術”;
  • 加強溫室氣體匯。

脫碳和能源轉型是兩個具有政治、社會和經濟意義的戰略問題,並在各個國家和各種國際組織的立法框架內進行監管 要了解公用事業部門如何變化,我們必須看一下歐洲和意大利的背景。

氣候中和的歐洲綠色協議:一種整體和跨部門的方法

通過歐洲綠色協議,歐盟承諾通過跟進 2015 年的《巴黎協定》(全球 196 個國家達成) ,到 2050 年實現氣候中和。 雖然主要目標仍然是建立一個行動框架來限制全球變暖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但該協議更加有力地指出,需要對歐洲的社會和經濟進行真正的經濟轉型、公平和社會轉型。均衡。

將歐盟戰略轉化為實際行動的是“為 55% 做好準備”的立法方案。

歐洲理事會 2019 年 12 月 12 日的結論包括:“向氣候中和的過渡將提供重大機遇,例如,經濟增長的潛力、新的商業模式和市場、新的就業機會以及技術發展”。

因此,所採取的方法是整體的和跨部門的:所有相關部門緊密相連,通過涵蓋氣候、環境、能源、交通、工業、農業和可持續金融的具體舉措,為最終目標做出貢獻。

脫碳是實現零氣候影響的決定性步驟

當我們考慮到歐盟 75% 的溫室氣體排放是由能源的生產和使用引起的時,我們可以理解能源部門的脫碳是如何成為創建氣候中和歐盟的關鍵一步。 採取的舉措包括:

  • 支持清潔能源(例如可再生能源和氫)的開發和部署,
  • 歐盟能源系統整合
  • 通過能源走廊發展相互關聯的能源基礎設施,
  • 更新有關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現行立法

歐洲綠色協議是2030 年計劃的一部分,意大利政府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的機構和公用事業公司也在通過一系列具體行動來遵循該計劃。

2030 年計劃旨在實施《歐洲能源聯盟治理和氣候行動條例》中規定的內容,是每個國家為歐洲能源和氣候行動中規定的規則和措施奠定基礎的工具。 2030 年氣候一攬子計劃(該計劃以 2014 年 10 月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的決定為基礎,其中批准了歐盟 2030 年能源和氣候政策框架)。

歐洲能源和氣候一攬子計劃體現在五個“能源維度”上:

  1. 脫碳(包括可再生能源);
  2. 能源效率;
  3. 能源安全;
  4. 內部能源市場;
  5. 研究、創新和競爭力。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討論了環境可持續性和氣候正常化的計劃,所有在水、能源和廢物管理服務領域運營的組織,無論是私人還是公共,都以不同的身份遵守這些計劃。 因此,國際規則規定的這些準則和道德行為得到了遵守,尤其是公用事業公司,儘管它們表現出大量的主動性,但也存在一些弱點。

歐洲能源轉型:公用事業公司的弱點

今天衡量公用事業公司減少對環境影響的承諾的最重要參數是二氧化碳排放量 與該行業公司在此問題上的承諾相反,似乎仍有相當大的行動空間。

據 Altreconomia 網站稱,據報導,大多數歐洲公用事業公司都落後於國際能源署 (IEA) 議程設定的雄心勃勃的短期目標。 特別是,出於偶然和結構性原因,它們似乎仍然相距甚遠:

  • 歐盟和經合組織國家到 2030 年撤資煤炭(世界其他國家到 2040 年);
  • 到 2035 年實現發電完全脫碳,關閉化石天然氣工廠;
  • 到 2030 年,將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加到能源結構的 60%。

意大利公用事業公司如何應對綠色轉型的挑戰?

意大利的生態轉型,在脫碳、數字化和循環經濟之間

2020 年——Utilitalia 發布的《2021 年意大利公用事業生態和數字化轉型報告》的參考年——經濟轉型使意大利公用事業公司損失了 110 億歐元,這一數字高於之前的研究,證明了在脫碳、循環和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投資即使在大流行緊急情況下,也沒有減少。

這 110 億歐元是指分配給工人、股東、公共行政部門、貸方和當地社區並再投資於公司的資金。

具體而言,意大利公用事業公司的可持續投資價值 45 億歐元,分佈在三個方面:

  • 脫碳6.03億歐元
  • 2.87億歐元的數字化;
  • 1.82 億歐元用於循環經濟。

不僅在意大利,有助於加速脫碳進程的因素包括:公私協同、適當的監管框架和數字化轉型。

脫碳和數字化:如何以客戶滿意度為中心

根據Utilitalia 發表的論文公用事業引領生態轉型:脫碳挑戰數字化在經濟脫碳方面發揮著決定性作用。

這份專注於發電和配電的報告非常強調數字化的普遍性

“總體而言,到 2030 年,數字化對工業排放的全球影響估計為 120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這一數字與數字化的普遍性有關,數字化對大多數能夠實現未來減排的技術都有促進作用”。

在公用事業領域的持續趨勢中,我們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投入了大量篇幅,我們還提到了數字化。 在這裡,我們想再次強調數字技術在服務質量和運營運營方面所產生的好處:從減少中斷和停機時間到通過更好地利用網絡和設施來節省成本,從削減運營成本到改進相關指標安全性、可靠性、客戶滿意度和合規性。

這不僅僅是基礎設施的數字化; 在公用事業領域,這場革命還涉及與用戶關係的數字化:從使用數字渠道進行客戶聯繫和支持,到提供集成數字服務(例如,家庭自動化)。

得益於最新的技術,今天的公用事業可以:

  • 遠程升級設施和基礎設施;
  • 收集和分析海量數據;
  • 將獲得的信息整合到基於雲的控制和管理系統中;
  • 加強網絡安全,
  • 重新思考客戶體驗。

投資數字化確實可以對客戶服務交付和與最終用戶的關係產生影響。 公用事業公司的領導者現在能夠通過投資優化消費者旅程來獲得競爭優勢 例如,在中斷的情況下,客戶滿意度來自於服務交付的質量和問題的解決:提供清晰和完整信息的及時性以及訪問個人帳戶的便利性與對故障和故障進行物理干預的速度一樣多。

此外,數字化和自助服務渠道是以更低的成本實現更高滿意度的關鍵因素:從 2018 年到 2020 年,投資於數字化工具的公用事業公司的客戶滿意度平均提高了 2%,而那些沒有體驗過的公用事業公司的客戶滿意度平均提高了 2%。在同一指標上平均下降 1%。 國際能源署也證實了這一點。

IEA在其研究數字化與能源中描述了數字化的變革力量,同時指出了一些危險:“數字化正在幫助提高全球能源系統的安全性、生產力、可負擔性和可持續性。 但它也引發了新的安全和隱私風險,擾亂了市場、企業和工人”。

一個高度互聯的能源系統,客戶與公用事業的關係變得越來越有價值,正在沿著三個方向發展:數字化、去中心化和脫碳 特別是,通過個性化溝通提高客戶參與度,可以幫助預防、控制和解決與需求、脫媒和意外天氣事件相關的潛在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