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開放銀行? 重要性和好處
已發表: 2023-02-21想像一下,您將珍貴的財產存放在一個盒子裡,但以後無法使用它們。 現在想像一個場景,您可以安全地訪問那個盒子,並且可以就如何處理它做出明智的決定。
你會選擇哪個選項?
開放銀行是指匿名消費者金融數據的可用性,為銀行和金融技術 (fintech) 開發商提供安全的第三方訪問。 這是通過使用開放金融數據應用程序編程接口 (API) 向受監管的開放銀行提供商授予訪問權限來實現的。
開放銀行旨在促進金融科技產品開發,增加銀行之間的競爭,促進更輕鬆的資金轉移,並降低消費者成本,就像數字銀行平台軟件一樣。
什麼是開放銀行?
開放銀行是通過 API 共享銀行數據,以促進應用程序開發、金融產品開發以及與小型銀行的競爭,從而使消費者受益。
隨著支付服務指令 2.0 (PSD2) 在歐洲的推出,開放銀行業務於 2015 年首次推出。 這一概念促進了銀行思維方式的轉變,從數據管理員轉變為將客戶數據視為有用的資產。
儘管金融服務公司現在更有可能利用他們的數據集,但 PSD2 制定的規則明確規定了與消費者共享(或不共享)他們的數據的權力。 PSD2 中有知情同意規定,要求銀行準確告知客戶他們允許銀行共享哪些數據。
開放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是開發人員用來訪問後端數據的公開可用 API。 他們通常使用該數據中的見解來構建產品開發策略,以滿足數據揭示的需求。 關於金融服務行業 API 使用的術語“開放 API”有點用詞不當,因為這些 API 的功能不像真正的開放 API。 PSD2 中的規則和條例要求每個使用“開放”API 的開發人員都經過審查,以確保數據不被濫用,並且我們會監控開發人員。
開放銀行對銀行的優勢
乍一看,開放銀行似乎是對銀行的打擊,或者至少是一種不必要的中性政策。 政府是否強制開放安全的金融數據以促進競爭? 聽起來像是市場在位者的噩夢。
然而,現實情況是,在開放銀行業務之前,銀行並沒有將這些數據集視為特別有價值的資產。 現在,由於開放銀行業務,他們正在重新定義他們查看數據的方式,並開始利用他們自己和其他銀行的數據。 適當利用開放式銀行業務的銀行可以提供更好的客戶服務、改進的金融產品並降低服務成本。 憑藉深入挖掘自己或他人的大型金融數據集所提供的洞察力,他們可以利用這些洞察力來識別消費者需求並開發產品來滿足這些需求。
行動迅速並利用來自開放 API 的數據的銀行可以通過提供根據通過這些 API 收集的信息創建的新金融產品,獲得率先上市的優勢。
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開放式銀行業務優勢
開放銀行的最終目標是改善消費者的銀行體驗。 開放數據集允許小型銀行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和習慣向市場推出有吸引力的消費產品。 Fintech供應商可以基於相同的開放數據集使用相同的開放 API 生產單獨的產品,以補充銀行提供的服務。 這些 API 可供銀行和金融科技提供商使用,並推動應用程序開發。
提示:超過 1,600 家公司通過 G2 Track 管理軟件支出、使用、合同、合規性等。 立即應對 SaaS 的蔓延並獲得更深入的財務見解。
數據共享與開放銀行
開放銀行的潛在問題之一是消費者對數據共享的隱私問題。 您的數據存放的地方越多,就越容易被盜。 消費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意識到安全風險,並且更加不願交出對其數據的訪問權限。
消費者必須明確接受所有數據共享請求這一事實應該會減輕他們對開放銀行業務的一些擔憂。 此外,還有一份經常更新的受監管開放銀行第三方供應商名單,這些供應商必須在開放銀行監管機構註冊,以確保只有受監管的供應商才能訪問消費者信息。 心存疑慮的消費者可以查閱該名單,以確認他們使用的銀行提供商或金融科技應用程序是否在名單上。
通過開放銀行 API 共享的交易數據是匿名的,這意味著數據沒有附加個人信息。 開放銀行使用 API 代替屏幕抓取是數據安全帶的另一個缺口。
屏幕抓取涉及使用客戶的實際登錄詳細信息來訪問他們的帳戶。 這增加了欺詐活動的可能性,因為登錄信息可能被黑客攻擊和惡意使用。 另一方面,開放銀行不使用屏幕抓取技術,這應該讓消費者放心。

可以通過開放銀行共享各種數據類型。 使用開放式銀行共享的三種最常見的財務數據類型是:
付款請求——付款請求來自何處、來自哪個供應商以及何時發出。
餘額信息——客戶的餘額,以及日期。
交易數據——重要信息,包括商家名稱、購買地點和購買類別。
銀行和金融科技開發商可以使用收集到的數據,根據消費者的個人數據(如薪水、消費習慣等)為消費者創建有用的應用程序。 消費者將使用根據他們的數據創建的應用程序——應用程序僅受限於為這些消費者提供解決方案的開發人員的創造力和獨創性。
開放式銀行業務的一個例子是匯豐銀行的 Connect Money 應用程序,它允許客戶在一個應用程序中查看來自不同銀行的所有賬戶。 此應用程序預示著即將發生的事情。 銀行將能夠以同樣的方式推出應用程序,金融科技公司可以設計利用所提供數據的應用程序。
開放銀行和金融科技應用開發
開放銀行指令背後的一個基本原理是刺激金融科技應用的發展。 憑藉數十億筆交易、支付請求和其他金融消費者信息點的數據,金融科技可以創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應用程序。
他們可以處理收集到的數據來識別和確定相關的消費者趨勢。 雖然潛在的好處是巨大的,但金融科技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推出利用開放銀行業務帶來的機會的應用程序。 延遲的部分原因是消費者不情願、對開放式銀行業務缺乏興趣和意識,以及金融科技從可用數據中消化相關見解並使用它來創建應用程序所需的時間。
開放銀行服務提供商
幾家公司已經進入開放銀行市場並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讓我們來看看開放銀行服務提供商。
- Cleo 是一款 AI 聊天機器人,可幫助客戶跟踪支出活動、實現財務目標、建立信用,從不存儲您的銀行信息,並以只讀模式幫助您管理資金。
 -  錢盒  和  李子 幫助他們的客戶簡化儲蓄和投資流程,以獲得更好的理解和客戶滿意度。
 - Cake將所有銀行賬戶和交易整合到一個應用程序中,提供市場洞察力和現金返還選項。
 -  值得信賴  是一種付款方式,付款直接從一個帳戶轉到另一個帳戶,無需下載應用程序或銀行卡。
 - Tully已幫助超過 13,000 名客戶建立在線預算並更多地了解他們的財務狀況。 它還提供債務建議。
 - Plaid是金融應用程序和銀行之間的中介。 它允許應用程序用戶安全地登錄和共享他們的財務數據。
 
開放銀行的未來
金融法規一直有點密集,難以掌握。 開放銀行業務始終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事實證明這是事實,因為創新解決方案不會在一夜之間推出。 然而,在金融科技的現狀下,開放銀行絕對是必經之路。
開放式銀行業務要取得明確的成功需要發生三件事:
- 消費者必須購買——開放銀行業務仍然取決於客戶是否選擇數據共享。
 - 傳統銀行必須擁抱它——傳統銀行必須全面擁抱開放式銀行業務,並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以提供新產品和更高效的服務。
 - 金融科技提供商必須認識到潛力——解決方案提供商需要了解開放銀行的能力,並根據從開放 API 收集的數據積極進行產品開發。
 
這是前進的方向嗎?
消費者必須表現出願意根據新產品和服務更換供應商或接受因開放銀行而創建的新金融科技應用程序。 開放式銀行業務具有巨大的潛力,如果被合適的各方適當利用,可以徹底改變銀行業。
對銀行業和金融界感興趣? 查看我們的金融服務軟件類別,查看用戶對金融解決方案的評論。
本文最初發表於 2019 年。已更新新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