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度教育科技市場在 2022 年遭受重創?

已發表: 2022-07-13

印度教育科技巨頭之一的 BYJU 最近解雇了 500 名員工。 同樣,其他知名教育科技公司,如 Unacademy、Vedantu、Whitehat jr. 等,也在最近的教育科技危機中向數百名員工發放了粉紅單。

那麼,印度教育科技市場真的走到了盡頭嗎? 它是什麼時候開始崩潰的,原因是什麼? 哪些品牌能在這種情況下倖存下來?

在這篇博客中,我們將找到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

印度教育科技市場的興起
印度教育科技產業的發展
大流行對教育科技市場的影響
教育科技公司的大流行後鬥爭
誰將在教育科技競賽中倖存下來?

印度教育科技市場的興起

長期以來,教練中心一直是我們教育系統的一部分。 從 5-10 名學生的小型補習班到擁有數百名學生的大型教練機構,這項業務已經走過了漫長的道路。

大多數情況下,學校課程無法為學生準備競爭性考試以及缺乏訓練有素的教學人員被認為是這些教練出現和擴散的原因。

好吧,不管是什麼原因,事實是今天的教練中心已經成為印度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些輔導中心收取高額費用,有時甚至高於一整年的學費,為學生準備不同的考試。 他們為學生提供課程、學習資料、題庫、測試系列,甚至宿舍設施。

一些城市已經成為不同考試的輔導中心,例如 IIT-JEE 輔導的 Kota,或 UPSC 輔導的德里的 Rajendra Nagar。

與此同時,隨著新技術的到來,在線教練中心應運而生。 這些教育科技公司相對於線下輔導中心的主要優勢在於其成本效益。

他們為學生提供與線下輔導中心相同的課程,但價格相對較低。 這是因為運營這些業務所需的支出較低。

實際上,要運營一個線下教練中心,必須在基礎設施、教學人員、管理人員、支持人員、家政服務、電費和水費等方面花費大量資金。

除此之外,這些教練中心還必須通過廣告牌、研討會等進行營銷,這進一步增加了他們的運營成本。 歸根結底,這些機構收取的高額費用,最終還是要由學生來支付。

另一方面,在線教練中心不必在基礎設施、額外人員或其他設施上花錢。 他們所需要的只是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師,他們會為他們錄製主題講座。

因此,即使對於教師來說,他們也只需支付一次而不是每月定期付款。 這些公司還以盈利為基礎聘請教師為學生組織解疑會。

這使得他們的運作費用變得非常低。 此外,在這些公司真正起步時,YouTube 或 Instagram 等數字營銷模式更便宜。 因此,他們還節省了廣告和營銷成本。

然而,由於互聯網成本飆升,這個市場直到 2017 年“Jio”進入印度電信行業時才增長多少。 憑藉其極低成本的互聯網連接,Jio 徹底改變了印度教練行業的運作方式。

印度教育科技產業的發展

由於具有成本效益的互聯網連接的可用性,這導致了印度數字教練機構的興起。 這些機構的市場並不局限於特定的城市或地區。 他們實際上可以接近全國各地的任何學生。

此外,通過預先錄製的講座,他們甚至可以向學生銷售定制課程或特定學科課程。 如果學生只想學習物理,他/她也不必為其他科目付費。 因此,教育科技市場最初需要超低的營運資金,是一項具有無限規模潛力的高利潤率業務。

由於所有這些優勢,大量擁有數十億美元資金的投資者接洽這些公司,甚至將其中許多公司變成了獨角獸。

印度教育科技初創公司的風險投資
印度教育科技初創公司的風險投資

但是,這是一個轉折點,因為創辦 Edtech 公司的准入門檻很低,競爭開始加劇。 課程製作成本低,銷售容易。 這邀請了無數人進入該領域。

競爭的突然加劇導致了數字市場的許多其他變化。 由於類似產品的廣告數量增加,每次轉化的成本成倍上升。

這大大增加了教育科技業務的投資成本,因為投資和利潤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 這導致大多數這些公司蒙受損失。

大流行對教育科技市場的影響

儘管 COVID-19 使整個世界陷入混亂,給整個人類社區帶來了一些挑戰,但這種流行病對印度教育科技公司來說是幸福的。

隨著學校和線下輔導中心的關閉,教育科技行業在 2020 年迎來了繁榮。教育科技公司以此為契機,讓客戶習慣於在線學習。

結果,他們在為客戶提供更多折扣、更多免費課程和其他免費服務的同時,也僱傭了更多員工並為自己籌集了更多資金。

這是這些公司投入所有精力和資源將教育科技市場推向高潮的時候,因為幾乎所有學生都在使用在線課程。

Edtech 公司在這一點上爆發了,沒有人能想像會邀請更多的玩家加入這個領域。

教育科技公司的大流行後鬥爭

2021 年晚些時候或 2022 年初,大流行開始消退,導致學校、教練中心和其他機構重新開放。 隨著學生重新加入各自的研究所,教育科技公司收集的資源不再需要。

學生們更早地參與了他們的線下活動,他們更喜歡實體教室而不是虛擬教室。 這導致了印度教育技術行業的重大崩潰。

最後,公司開始遭受重創,不得不解僱包括教師和銷售團隊在內的多餘員工。 但是,這種 Edtech 崩潰是真的發生了嗎?

不幸的是,答案是肯定的。 那麼,下一個問題出現了,誰能活下來? 為了得到答案,我們必須知道誰是這場鬥爭的參與者。

誰將在教育科技競賽中倖存下來?

教育科技市場有三種類型的參與者。 首先是BYJU's、Unacademy等超級品牌。這些公司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都非常高,被客戶認為是非常可靠的。

其次,那些擁有巨額資金的公司是否能夠更有效地推廣和宣傳他們的產品。

三是個人品牌,比如Study IQ、Physics Wallah等。這些品牌是靠內容而不是營銷有機成長起來的。 這些是該領域最強大和最賺錢的參與者。

在這三個類別中,最先出局的是資金雄厚的公司。 即使這些公司能夠通過廣告吸引客戶,但缺乏內容和無法產生結果也會導致與客戶的信任問題。 這會導致客戶提前脫離,從而給這些公司帶來巨大損失。

超級品牌無疑在市場上樹立了不可替代的形象,並以其服務贏得了信任。 因此,預計它們可能仍將是該行業的一部分,但將不得不蒙受一些損失。 然而,遊戲中的頂級玩家永遠是個人品牌。 他們將永遠保持盈利,如果他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他們甚至可能有一天會變得比超級品牌更大。

這樣做的原因是他們擁有與眾不同的品牌價值。 它將它們與商品化的教育科技市場區分開來。 由於他們的優質內容和客戶信任,他們獲得了這個位置,因此崩潰的可能性最小。

此外,他們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分銷渠道,他們的客戶是他們宣傳的來源。 他們能夠在不投放任何廣告的情況下聯繫學生,因此他們的獲取成本非常低。 因此,他們比競爭對手更有優勢,甚至在沒有資金的情況下經營業務。

結論

目前,印度教育科技市場虧損嚴重。 該行業正處於最糟糕的時期,並面臨著巨大的危機。 原因是學校、大學和線下教練中心的重新開放。

但是,與任何其他市場一樣,該領域中贏得客戶信任並為自己建立聲譽的最佳參與者將始終以盈利的業務站穩腳跟,在高潮和低谷中倖存下來。

常見問題

印度教育科技的未來是什麼?

教育科技在印度發展迅速,預計未來 10 年將達到 300 億美元左右

印度有多少家教育科技公司?

印度有近 9,043 家 EdTech 初創公司。

印度的教育科技市場有多大?

印度教育科技行業的市場估值為 28 億美元,預計到 2025 年將達到 104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