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這是什麼? 這是真的嗎? 所有你必須知道的

已發表: 2022-02-08

Web3 或 Web3.0 是指萬維網的第三次迭代。 它引用了多年來超越 Web2.0 的計算技術的進步。

這種新互聯網的想法也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他們認為當前的網絡過於集中在少數被稱為“大科技”的公司手中。

對於許多人來說,網絡的去中心化是解決方案。 其他 Web3 概念包括物聯網、元界、人工智能和區塊鏈。 這篇文章著眼於它們如何組合在一起。

目錄

網絡的演變

網絡由硬件和軟件組成,它們協同工作以創建我們稱之為互聯網的國際計算機網絡。 如您所知,技術正在迅速發展——有些甚至呈指數級發展。

所以,當 ARPANET 在 1969 年開始時,霍尼韋爾 DDP-516 使用的內存容量是 16 位迷你電腦,內存只有 24KB,CPU 為 2MHz。

多年來,隨著硬件越來越好,軟件也越來越好。 而今天,有數十個核心的 CPU 以 GHz 的速度運行。 另外,相對無限的系統內存。 這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它是逐漸演變的,網絡也是如此。

第一代 Internet 或 Web1.0 基本上由靜態站點組成,這些站點提供給請求信息的 Web 客戶端。

第二代 Web 或 Web2.0 包括來自 Web 用戶的輸入,以創建更多數據以提供給他人。 這催生了社交網絡,以及 API 和其他更複雜服務的可編程網絡。

第三代互聯網正在逼近,但它的確定結果將取決於當前發展的技術狀況。 因為計算硬件已經變得如此優秀和實惠,以至於今天的三星 Galaxy 智能手機比 1975 年的 Cray-1 更強大,Cray-1 是當時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

Web3 與元界

第三次網絡迭代不是元界。 但元宇宙很可能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Metaverse 的中心是用戶將如何體驗未來的互聯網,例如使用虛擬和增強現實係統。

然而,未來的互聯網將如何運作,或者組成它的部分是 Web3 的全部內容。 一個最有可能的賭注是,增強現實將 Web2.0 與物聯網和人工智能融合在一起,創造出出色的 Web3.0 體驗。

Web3 與物聯網

物聯網或物聯網也不是 Web3,但它可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聯網是一組獨立運行但可以通過無線電網絡相互通信的機器或設備。

物聯網設備將您的家庭或工作空間連接到網絡,幫助您過上更好的生活或更有效地工作。 一些很好的例子是適用於家庭的 Amazon Echo 和 Google Home,以及提高生產力的智能工廠。

Web3 與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另一個快速發展的計算前沿。 從僅僅幾十年前硬件問題限制了人工智能應用的範圍開始,今天豐富的內存和 CPU 時間使得即使是智能手機也能夠提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工智能功能。

然而,更令人興奮的功能在於雲 AI 系統,它利用雲計算的力量和一級寬帶速度來形成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新部分。 現代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已經存在,它們也是 Web3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Web3 與區塊鏈

區塊鍊是使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加密網絡成為可能的去中心化技術。 但是,儘管許多加密愛好者對區塊鏈技術在開發下一代網絡基礎設施方面的可能部分贊不絕口,但仍有幾點需要注意。

首先,區塊鏈可能是資源密集型的。 由於以太坊和比特幣區塊鏈消耗的能源比許多國家的總和還要多,因此單個區塊鍊為整個網絡提供動力目前是不可行的。

儘管如此,區塊鏈仍然是記錄實體之間交易的一種非常可靠的方式。 因此,如果有一個所有公司都可以在其上建立虛擬資產的元宇宙,那麼區塊鍊和加密貨幣會大有幫助。

大科技的問題

我的妻子問我為什麼我在屋子裡說話這麼輕聲。 我說我害怕馬克扎克伯格在聽! 她笑了。 我笑了。

亞歷克薩笑了。

西里笑了。”

大多數科技公司的問題在於他們的自戀。 首先,他們很可愛,會引誘您註冊帳戶或購買他們出售的任何商品。 然後,一旦他們成為科技巨頭,他們就會轉過身來搞砸你、他們的其他用戶和第 3 方開發人員。

這是當前 Web2.0 設置的主要問題。 大型科技公司——即 GAMAM 或谷歌、亞馬遜、Meta、蘋果和微軟——實際上可以隨心所欲。

他們可以阻止您的帳戶或應用程序,取消您的合同或訂閱,出售您的數據,或者用愚蠢的審查員和管理問題破壞您的業務。 這導致許多開發人員對在此類集中式平台上構建業務持謹慎態度。

當然,這些大型科技公司的集中式平台帶來了許多好處。 但由於平台屬於單個公司,因此社區或企業的命運取決於少數個人。

因此,解決大科技暴政的一個解決方案是一種分散式架構,它可以作為新互聯網迭代的基礎。 所有在線內容的創建者都擁有他們的作品並有權選擇如何處理它。

為此,許多人提出了一種新的以區塊鍊為中心的互聯網基礎設施。 它可以仿照加密網絡,以去中心化、開源和自由為核心特徵。

代幣經濟學和去中心化

數據的集中化是 Web2.0 技術當前的問題,因為許多開發人員覺得被平台所有者忽視了。

去中心化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加密代幣保證項目的所有貢獻者都能公平地分享所創造的價值。

然而,將當前的做事方式轉變為這種新的去中心化系統並非易事。 首先是現有的 Big Tech 集團,它控制著與任何 FOSS 黑客一樣聰明的開發人員大軍。

其次,有些政客和政府一再證明,他們對人民福祉的興趣不如他們對掏腰包的興趣。 此外,世界各地對加密網絡的日益嚴格的監管表明,舊勢力在維持現狀方面是多麼堅定。

那麼,可能的結果是,儘管下一代互聯網游戲規則改變者的所有權結構可能與我們今天的不同,但一些基本結構,如權力和財富的聚集,將保持不變。

代幣化企業

想像一下,谷歌開源了它的搜索算法。 除此之外,您每次查看或與廣告互動時都會向您支付 G 代幣。

現在,想像一下 Facebook 還從它的 Face-tokens 廣告收入中向你支付了一部分,僅僅是為了瀏覽網站和發布精美的圖片。

儘管考慮到這些網絡巨頭的企業性質,這些情況似乎不太可能發生,但也並非不可能。 代幣化企業並不是一個牽強的想法。 它更像是一個以區塊鏈技術為後盾的網絡合作社。

當聽到“合作社”這個詞時,可能會想到信用合作社和保險公司,但這種企業模式還有很多。 例如,瑞士最大的兩家零售連鎖店也是合作社,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這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去中心化 Web3.0 企業的潛力。

Web3 的特點

以下是 Web3.0 環境中最有前途的特性。 它們沒有特定的順序,只是推測性的。

  • 去中心化——沒有集中控制,這給了用戶更多的自由。 DApps(去中心化應用程序)和 DeFi(去中心化金融)由此演變而來。
  • 沒有使用許可——完全去中心化的網絡不需要中央看門人。
  • 開源——已被證明可以產生更好、更安全的系統。
  • 開發者激勵——代幣可以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參與到項目中。 這意味著更多的手在甲板上,更好的功能和質量。
  • 用戶激勵——創造更高質量的內容以獲得更好的代幣收益。
  • 沒有審查——沒有獨裁者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他人。 每個人都在公共協議上工作。
  • 更多的社區控制——那些有遠見塑造未來的人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 代幣持有者投票也是一回事。
  • 增強現實——元界將融合虛擬現實和物理現實。
  • 更好的機器人——人工智能的改進繼續產生更好的機器人。

技術挑戰

可以理解,構成 Web3 的所有不同技術仍在不斷發展,這意味著需要克服一些問題和障礙。 以下是他們面臨的一些主要挑戰。

  • 擴展——擴展 dApp 或去中心化應用程序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但是隨著計算成本的下降應該會變得更好。
  • 速度——與競爭技術相比,區塊鏈仍然存在速度問題。
  • 中心化——即使是去中心化的網絡也將依賴於中心化的加密交換。
  • 數據隱私——如何處理區塊鏈數據。
  • 盜竊——加密資產盜竊呈上升趨勢。
  • 能源——當前的加密採礦非常節能。

Web3 的潛在社會危險

在高度分散的 web3 場景中也存在潛在的社會危險。 這些危險主要來自於監管這樣一個系統的困難。 他們包括:

  • 網絡犯罪
  • 虐待兒童
  • 仇恨言論
  • 政府
  • 新變種

著名的 Web3 應用程序

  • DeSo – 去中心化社交區塊鏈
  • Filecoin——去中心化存儲
  • 智囊團——分散的人才網絡
  • Brave 瀏覽器 – 帶有加密錢包和付費廣告的私人瀏覽器
  • Golem – 去中心化的計算能力市場。
  • Helium – 由人驅動的物聯網 Wifi 網絡
  • Opensea – NFT 和收藏品市場
  • 不可阻擋的域——Web3 和加密地址的 NFT 註冊表
  • 海洋協議——數據發布和消費
  • 稀有 – NFT 和收藏品
  • Metamask – 加密錢包
  • Trustwallet – 加密錢包
  • IPFS – 星際文件系統

結論

隨著帶寬、存儲和計算價格跌至接近 0 美元,萬維網的下一次迭代到來只是時間問題。 但它如何發揮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但區塊鏈、物聯網和人工智能很可能會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當然,互聯網可能會變得更加受社區驅動,代幣化企業允許開發人員和內容創建者從他們的工作中獲得更多收益。 然而,我們不應忘記人類貪婪和資本主義的歷史教訓。 總會有一個或幾個人,他們會試圖為自己爭取盡可能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