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中的驗證與確認:了解基礎知識
已發表: 2022-09-30軟件測試中的驗證和確認是檢查軟件系統是否實現其目的並滿足預期規範的過程。
這兩個術語也被稱為軟件測試人員在軟件開發生命週期中使用的軟件質量控制。 儘管兩者看起來和聽起來都相似,但它們的分析不同。
驗證是確定軟件質量的過程,而驗證是通過軟件功能檢查客戶的需求。 驗證是在開發週期結束時完成驗證後進行的。

好吧,在應用程序測試領域,這些術語存在很多混淆。 因此,如果您的工作與軟件測試有關,或者您只是對此感到好奇,那麼您需要了解這些術語在軟件測試中的區別。
在本文中,我將討論驗證和確認、它們的好處等等。 稍後我將在表格中描述這些術語之間的差異。
開始了!
什麼是驗證?
驗證是在開發過程中驗證軟件的簡單過程。 它包括會議、檢查、走查、審查等,以評估計劃、規範、文檔、規範和要求。
在其技術術語中,它被定義為涉及評估應用程序以確定它是否滿足要求並能夠滿足客戶或最終用戶的過程。

因此,驗證的主要目的是確保軟件應用程序的質量、架構、設計等。 在驗證中,規範充當應用程序開發過程的輸入。 代碼是根據詳細指定規範的文檔編寫的。
軟件測試人員根據應用程序的範圍和復雜性使用各種驗證方法。 有時,他們使用數學模型和派生計算來對軟件進行預測並驗證代碼背後的邏輯。
此外,驗證檢查開發團隊是否正確構建了產品。 換句話說,驗證是在驗證過程之前開始並一直持續到軟件被驗證和發布的過程。
驗證過程涉及三個階段。 他們是:
- 需求驗證:驗證和確認需求或要求是否完整、正確和準確的過程。 在應用程序進行設計之前,軟件測試團隊會驗證客戶或業務需求的完整性和正確性。
- 設計驗證:通過提供證據來檢查軟件應用程序是否符合文檔中提到的設計規範的過程。 在這裡,軟件測試團隊檢查應用程序的原型、佈局、架構設計、邏輯數據庫模型和導航圖表,以滿足目標功能和非功能需求。
- 代碼驗證:檢查代碼的正確性、一致性和完整性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軟件測試團隊檢查構建工件,包括用戶界面、源代碼和物理數據庫模型,是否符合設計規範。

讓我們舉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理解這個概念。
當您為您的家聘請室內設計師時,您首先需要說明您的要求。 根據這些要求,室內設計師團隊開發了一個模型來向您展示它的外觀。 同一團隊還測試該設計的可行性,並根據要求和反饋進行更改,以最終確定正確並滿足業主需求的設計。
在這裡,房屋模型是代碼,室內設計團隊是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房屋所有者是客戶。
什麼是驗證?
驗證是用於在軟件開發過程期間或結束時根據業務或客戶需求評估軟件的過程。 它評估最終應用程序以檢查應用程序是否滿足客戶的期望和要求。

它被稱為驗證實際項目和測試的動態機制。 驗證側重於輸出; 它與內部流程沒有任何關係。 這是一個一次性的過程,僅在驗證過程之後才開始。
軟件團隊使用各種驗證方法,例如黑盒測試(功能測試)和白盒測試(非功能測試或設計/架構測試)。
- 白盒測試有助於通過預定義的一系列數據輸入來驗證應用程序。 因此,測試人員將軟件應用程序的輸出值與輸入數據值進行比較,以檢查軟件是否產生與預期相似的輸出。
- 在黑盒測試中,存在三個重要變量——輸入值、預期輸出值和輸出值。
簡而言之,功能測試或黑盒測試包括集成測試、系統測試和單元測試,而非功能測試或白盒測試包括用戶驗收測試。
驗證通過根據客戶規範檢查軟件內容來確保您開發了正確的軟件產品。
驗證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 設計審查:軟件測試團隊概述客戶的要求。 隨後,他們創建了一個測試計劃,以在投入生產之前確認軟件中的每個項目。 開發團隊將獲得有關產品準備情況的批准。
- 安裝審查:軟件測試團隊根據測試計劃嘗試安裝軟件應用程序。 目的是確保安裝過程和基本系統硬件符合規範。 此外,測試人員確認軟件功能的狀態。
- 操作審查:軟件測試人員將應用程序通過不同的測試場景來檢查其完整性。 目標是審查所有操作或功能,以確定軟件是否按客戶要求工作。
- 性能評估:表明軟件應用程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下的業務需求運行。 客戶還可以進行 Beta 測試以感受並了解其開發是否正確。 一組外部視圖清楚地發現了開發團隊可能遺漏的缺陷和錯誤。
- 生產就緒審查:完成所有審查後,驗證過程完成,產品進入生產就緒狀態。 這意味著團隊可以繼續將應用程序發佈到生產環境。

此外,如果在發布後發現缺陷和錯誤,軟件開發團隊可以發布新的更新來解決這些問題。
讓我們以前面的例子來理解什麼是驗證。
對於從事室內設計項目的團隊,驗證將幫助您產生完整的家庭室內裝修的最終結果。 但是,驗證是可以通過感覺和分析該設計來測試的下一步。 當你發現你的房子和你在設計中看到的一樣時,驗證就來了。
另一個例子是假設你想從給定的咖啡館吃煎餅。 要驗證煎餅是否與您訂購的煎餅相同,您需要品嚐一下。
驗證與確認:好處

驗證的好處
讓我們討論驗證測試的一些優點:
- 頻繁和早期驗證可降低軟件故障的風險,並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減少以後可能出現的缺陷和錯誤。
- 通過在每個階段驗證代碼,利益相關者、產品經理和開發人員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軟件應用程序。 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可以預測軟件在後期階段的表現。
- 軟件驗證有助於使您的軟件在開發階段的每個階段都與業務和客戶需求保持一致。 隨著開發的繼續,這有助於開發人員減少不必要的工作。
- 由於無法完全消除所有錯誤,因此驗證有助於 QA 估計稍後可能出現的問題,以便他們可以準備文檔以在需要時立即處理這些錯誤。
- 它降低了重印和重新運輸的成本。
- 在驗證中,開發階段後系統故障的可能性較低。
驗證的好處
執行所有驗證測試以確保系統通過運行其功能並跟踪可量化和有形的結果來按預期工作。

讓我們討論驗證在軟件測試中的優勢。
- 在運行所有驗證測試時,可以輕鬆檢測到驗證階段遺漏的任何缺陷或錯誤。
- 如果規範從一開始就不足或不正確,驗證就會顯示它們的無效性。 這將防止不良軟件應用程序進入市場。
- 驗證測試確認軟件應用程序在各種條件下(例如電池電量低、連接速度慢等)符合併符合業務或客戶的需求、期望和偏好。
- 這些測試允許軟件在各種瀏覽器-設備-操作系統組合中運行。 這意味著驗證會驗證軟件的跨瀏覽器兼容性。
- 驗證有助於提高軟件應用程序的可靠性。
驗證與確認:何時使用它們?

何時使用驗證測試?
在實現任何功能之前,驗證測試會在開發週期的每個階段運行。

例如,將標有“添加到願望清單”的按鈕添加到您的網站。 在開始創建按鈕之前,驗證測試會檢查先前在頭腦風暴和構思階段確定的要求。
比方說,在文檔中提到按鈕必須是藍色的,並且字母用洋紅色寫,並且不應該大於 15mm X 10mm。 此外,該按鈕應該在網站每個產品頁面的下方中間始終可見。
頁面上每個產品下方應放置另一個具有相同功能的按鈕。 在開始工作之前,必須審查要求和設計表,並列出必要的規格。
簡而言之,在軟件應用程序的開發週期之前和期間使用驗證測試。
何時使用驗證測試?
驗證過程在開發週期中的每個步驟或功能完成後運行。 例如,在創建每個代碼單元之後運行單元測試。 同樣,集成測試是在不同的模塊單獨完成並準備好組合之後運行的。

跨瀏覽器測試是驗證測試的一種形式,是驗證中的一個重要元素。 QA 團隊必須檢查每個特性、設計元素和功能在不同的瀏覽器-設備-操作系統組合上是否按預期顯示。 例如,QA 需要檢查“添加到購物車”按鈕是否出現在每個瀏覽器中,並且在任何設備瀏覽器上都正常運行。
軟件測試人員在產品上工作,通過使用驗證方法,如白盒測試(檢查內部應用程序代碼)和黑盒測試(或行為測試,僅查找應用程序的外部功能)來確保軟件的輸出是正確的.
現在,讓我們討論驗證和確認之間的主要區別。
軟件測試中的驗證與確認:差異
驗證:我們是否正確地開發了產品?
驗證:我們是否正在開發滿足客戶要求的正確產品?

驗證和確認是軟件開發的組成部分。 如果沒有適當的驗證和確認,軟件團隊就無法構建出高質量的產品。 這些術語有助於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故障風險並提高軟件應用程序的可靠性。
兩者在不同的軟件開發和項目管理公司中都有不同的用途。 例如,兩者在敏捷開發方法中同時發生,因為在持續的業務流程中都需要兩者。
以下是下表中驗證和確認之間的主要區別:
確認 | 驗證 |
在驗證測試中,涉及的活動是需求驗證、代碼驗證和設計驗證。 | 驗證測試涉及系統測試、功能測試、安全測試、性能測試、可用性測試等。 |
它不包括代碼執行。 | 它需要執行代碼來測試軟件的功能和可用性。 |
在進行驗證測試時,您必須回答這個問題——“您開發的產品是否正確?”。 | 在進行驗證測試時,您必須回答這個問題——“開發的產品是否正確並符合客戶要求?”。 |
它是審查設計、代碼、文檔和程序的靜態實踐。 | 它是測試和驗證實際產品的動態機制。 |
它是基於人工的文件和文檔檢查。 | 它是基於計算機的程序執行。 |
驗證是在驗證之前進行的低級練習。 | 驗證是一項高級練習,可捕獲驗證期間遺漏的錯誤。 |
目標是軟件或應用程序架構、需求規範、完整設計、數據庫設計和高級設計。 | 目標是實際產品,包括一個單元、一個模塊、一個有效的最終產品和組合模塊。 |
質量保證團隊負責檢查軟件是否按照文檔中定義的設計規範製作。 | 驗證是在驗證階段完成後進行的,涉及測試團隊。 |
審查、檢查、案頭檢查和走查是驗證中使用的方法。 | 黑盒測試和白盒測試是驗證中使用的方法。 |
它減少了早期階段的缺陷或錯誤。 | 它檢測在驗證階段遺漏的錯誤。 |
此測試將幫助您預測輸入是否跟隨輸出。 | 此測試可以幫助您預測用戶是否會接受最終產品。 |
軟件開發週期不同階段的驗證和確認 (V&V)

驗證和確認在開發過程的每個階段進行。 我們來看一下:
- 計劃階段包括合同驗證、概念文件評估和執行風險分析。
- 需求階段包括評估軟件需求和接口以及生成驗收和系統測試計劃。
- 設計階段包括軟件設計和接口的評估以及集成計劃、測試設計和組件測試計劃的生成。
- 實施階段包括源代碼和文檔的評估、測試用例和過程的生成以及組件測試用例的執行。
- 測試階段包括執行系統和驗收測試用例、更新可追溯性指標和風險分析。
- 安裝和檢查階段涉及配置和安裝的審核、安裝的最終測試以及最終測試報告的生成。
- 操作階段涉及對新約束的評估和對提議變更的評估。
- 維護階段包括異常評估、遷移和重試特徵評估、提議的更改以及生產問題的驗證。
結論
驗證和確認過程是軟件開發的重要方面。 這些流程可以幫助您確定軟件應用程序是否按照定義的要求製作,是否符合業務需求,是否能夠滿足客戶需求。
這兩個過程可能看起來相似,但在軟件開發生命週期中的實施方式方面卻有所不同。
您還可以探索最好的 API 開發和測試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