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奧拉夫·舒爾茨將提高最低工資作為其競選綱領的重要特徵
已發表: 2022-06-04預計德國約有 620 萬人將受益於立法者批准的最低工資增長。 隨著德國通貨膨脹率繼續上升,這種上升即將到來。
德國總理奧拉夫·舒爾茨(Olaf Scholz)將提高最低工資作為其競選綱領的一個重要特徵,週五,立法者批准了一項法案,要求在 10 月 1 日將工資提高至每小時 12 歐元(12.90 美元),每小時增加 2.18 歐元.
根據勞工部長 Hubertus Heil 的說法,月收入 1700 美元的人每月將增加 400 歐元。
“這不是世界末日,但它確實會對口袋產生影響,”海爾在德國議會下議院聯邦議院投票前表示。
在肖爾茨的中間左翼社會民主黨人的堅持下,德國在 2015 年引入了年度最低工資,他們當時是由前總理安格拉·默克爾領導的保守德國政府的初級合夥人。
“美國的許多公民都有工作,但他們賺的錢很少——這應該改變,”肖爾茨在他的內閣同意 2 月份的加薪後在推文中寫道。 “對我來說,這是我們最重要的法律之一,也是尊重的問題。”
有沒有人反對將工資提高到最低水平?
提高最低工資的法案以廣泛的優勢獲得通過,400 票贊成,41 票反對,200 票棄權,主要來自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CDU/CSU)的反對派。
中右翼基民盟/基社盟的成員表示,他們並不反對提高最低工資,但他們反對由社會民主黨、綠黨和新自由主義自由民主黨組成的 Scholz 聯盟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 社會左翼黨與三個聯合政府一起投票批准了該法案。
德國的最低工資是多少?
在德國,德國的最低工資通常由一個委員會建議,該委員會包括僱員和雇主的代表。 然後立法者根據這些建議制定法律。 然而,對於這一特殊的增長,政府否決了委員會並決定自行設定 12 歐元大關,並補充說委員會將決定未來的增長。
一些雇主批評了政府乾預雇主、僱員和工會之間為確定薪酬水平而進行的長期談判的信念的上升。
然而,政界人士和工會否認了這些批評,並表示 12 歐元的最低工資有助於減輕德國的貧困程度。
誰有權獲得德國的最低工資?
德國的最低工資涵蓋了全國大多數 18 歲以上的工人。這包括季節性工人,無論他們來自哪裡。
在大多數國家/地區,法律有很多例外情況。 學徒、參加就業促進計劃的僱員、重返勞動力市場後頭六個月的長期失業以及個體經營者不包括在最低工資法中。
在全國范圍內旅行的人,如卡車司機和航空公司的飛行員也不包括在內。
最低工資多久變化一次?
該國目前的最低工資為 9.82 歐元 最低工資目前為 9.82 歐元,7 月份已增加 10.45 歐元。 最低工資委員會將確定2023 年 1 月和 2023 年 6 月未來可能增加的金額。
德國是歐盟內最低工資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根據目前為全職工人設定的 9.82 歐元的費率,平均工資可以賺取每月 1,621 歐元的工資,略高於盧森堡(2,257 歐元)、愛爾蘭(1,775 歐元)和荷蘭( 1,725 歐元)以及比利時(1,658 歐元)。
一些歐盟國家——包括丹麥、意大利、奧地利、塞浦路斯、芬蘭和瑞典,沒有為其國民制定最低工資標準。 這些國家依靠工會和特定部門來確定自己的工資。
德國政府拒絕了大眾汽車公司為該公司在中國的業務更新風險保險的申請,這標誌著一個長期以來將貿易置於國際關係政治之上的國家的轉折點。
柏林援引北京對其在中國西部的維吾爾穆斯林少數民族的待遇來證明這一決定是對德國新當選政府的承諾的兌現,即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獨裁政權採取更多批判性觀點。 中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這一決定並未公開,但已獲多位知情人士證實,不會阻礙德國企業在中國開展業務,但確實增加了風險的可能性。 這也是一個先例,首次將在中國投資的德國公司的支持與中國對新疆穆斯林的態度聯繫起來。
“在強迫勞動和針對維吾爾人的暴力的情況下,我們無法為新疆地區的任何項目提供保險,”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週末表示。大眾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在接受德國廣播公司 N 採訪時說-TV週三表示,該汽車製造商繼續將中國視為世界頭號經濟引擎,大眾對中國以及新疆工廠的決心。
“我們能夠保證我們不會在該地區僱用強迫勞工,我們按照我們的標準運營,並且我們在該地區的存在會產生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懷疑這一點,”迪斯先生說。
大眾發言人拒絕談論政府的決定,並表示該公司尚未收到任何有關其申請延長現有政府投資擔保的正式通知。
如果由於海外國家的政治不穩定而導致資產或業務損失,企業可以尋求政府保險以向他們提供賠償。 從一開始,這種保險的大部分就提供給在中國境內經營的企業。當政府停止向一個國家提供保險時,例如在 2 月俄羅斯危機期間,在莫斯科入侵烏克蘭和隨後入侵烏克蘭,這意味著公司在該國境內運營,風險自負,專家認為可以阻止對這些國家的投資。
據報導,德國政府正在更廣泛地重新考慮其與中國的關係,以減少德國對北京的戰略和經濟依賴,因此拒絕了大眾汽車公司續簽擔保的申請。
在這項新戰略中,柏林一直在敦促公司擴大其國際足跡並減少對龐大的亞洲市場的依賴。 這一舉措可能會刺激具有全球意識的歐洲公司將投資轉移到美國的趨勢不斷增長。 美國作為中國的製衡力量,在今年早些時候一系列嚴厲的 Covid 限制之後,他們認為市場的可靠性和不確定性較低。
“Habeck 的決定意義重大,並不是因為這些保證對大眾汽車至關重要,而是因為它表明中國政府已開始以更加懷疑的方式審查在華投資,”榮鼎諮詢分析師諾亞·巴金 (Noah Barkin) 表示。集團,一家研究公司。
在俄羅斯襲擊烏克蘭和烏克蘭吞併克里米亞之後,柏林的方向轉變加速了。 然而,北京並沒有譴責,它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 在由總理安格拉·默克爾領導的上屆政府領導下,德國通過了法律,允許其阻止其公司的收購,以維護國家安全。 這一行為被視為對在德國經營的中國公司快速增加技術收購的回應。
然而,儘管西方越來越擔心北京在中國的威權傾向,以及在習近平主席的領導下其在海外日益咄咄逼人的立場,但許多德國企業仍將中國視為他們最有利可圖的市場。

大眾、寶馬和梅賽德斯-奔馳集團 德國汽車工業的三大公司及其眾多供應商的年收入約 40% 和很大一部分利潤來自中國。 一些,如大眾汽車,增加的成本是在中國以外市場的投資,例如美國
經濟學家警告說,在經濟或政治動蕩的情況下,這種風險會使他們以及更廣泛的德國經濟體系面臨風險,就像過去兩年在大流行期間所看到的那樣。 中國的封鎖導致全球供應鏈陷入停頓,也打擊了德國的工廠。
德國新任總理奧拉夫·舒爾茨(Olaf Scholz)並不是轉向中國的潛在力量。 相反,作為肖爾茨三黨執政聯盟的一部分的綠黨已經推動改變他們現在所在的外交部和經濟部。
德國外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和她的專家團隊正在與智庫舉行會議,以製定新的中國戰略。 5 月,她會見了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德國藍籌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據知情人士透露,如果需要,她詢問該組織是否可以在未來幾年內讓他們的業務完全獨立於中國。
華盛頓和布魯塞爾方面的壓力也推動了議程。 3 月,歐盟宣布因中國在新疆“大規模拘留”維吾爾人而對中國實施制裁。
中國對待維吾爾人的鎮壓繼續浮出水面,並正在獲得公眾的支持以尋求改變。 一個名為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基金會的人權組織發布了一組圖像和文件,這些圖像和文件聲稱記錄了中國警方對維吾爾人的行動,以及被關押在集中營中的囚犯的照片。
貝爾博克夫人援引這些文件,呼籲進行獨立和公開的調查。
“每個接觸到這些圖像的人都脊背發涼。 它們令人恐懼和恐懼,”貝爾博克女士上個月對記者說。
5月初,肖爾茨先生所在的社會民主黨聯合主席拉爾斯·克林貝爾表示,由於烏克蘭衝突,德國必須“在當前採取不同的行動,並對中國持更加懷疑的態度”。
漢。 上個月,肖爾茨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講話,警告不要在政治意義上與中國隔離,並補充說:“我們也不能忽視人權受到侵犯的事實,因為我們”正在新疆親眼目睹此案。”
通過 [email protected] 寫信給威廉·波士頓
更正和放大
柏林的對華政策發生了轉變。 上一版的報導錯誤地指出北京的對華政策已經改變。 (6月3日記者更正)
今年最後一周,德國總理奧拉夫·舒爾茨宣布,烏克蘭將獲得德國提供的最先進的防空系統,包括四個火箭發射器和一個可以發現俄羅斯無人機和導彈的先進跟踪雷達。 在承諾提供如此先進的技術時,Scholz 讓批評他的人感到驚訝,他們指責他在數週內放慢了腳步。
總理對武器交付的謹慎態度有充分的理由:和平主義是他的中左翼社會民主黨(SPD)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許多社民黨選民也是如此,其中一半人更喜歡謹慎行事以避免激怒俄羅斯。 這是民意調查機構 Infratest dimap 進行的最新“Deutschlandtrend”民意調查的結果。 本週他們包括 1,337 名潛在的人。
支持烏克蘭
研究發現,那些支持社民黨聯盟夥伴之一的綠黨的人強烈支持採取果斷行動,例如提供武器和對俄羅斯採取激進的態度。 這是非同尋常的,因為該黨的根源在於 1980 年代該國的和平運動。
此外,東德和西德選民在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問題上存在明顯差異 烏克蘭西部有 53% 的選民支持軍事援助,而該地區曾是社會主義東德的選民則不到 35%這樣做。
德國政府也在以持續的外交努力支持歐盟對俄羅斯的製裁。 德國財政部長奧拉夫·舒爾茨和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近日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通了電話,但沒有任何實質性成果。
選民對這些努力有何看法? 大多數受訪者認為製裁太過分了。 41% 的人認為他們沒有達到足夠的水平。 41% 的人認為他們需要採取更多外交舉措。 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德國的武器交付過多。
價格大幅上漲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選民的優先事項發生了變化。 去年 9 月,大多數選民將環境變化列為德國決策者應該關注的首要問題。 然而,現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外交政策和抗擊通脹位居榜首,環境問題排在第三位。
戰爭推高了能源價格,但食品價格也在急劇上漲。 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因此被迫大幅削減開支。 對於低收入者來說,77% 的人認為他們已經在與經濟負擔作鬥爭,59% 的東德人的平均家庭收入低於德國西部。
據悉,德國政府已經宣布了多項措施來減輕公民的經濟負擔。 從 6 月到 8 月,當地公共交通的月費為 9 歐元(9.67 美元)。 汽油稅已經降低,每個納稅人有權一次性獲得 300 歐元,以幫助抵消不斷上漲的供暖費用。 雖然這些措施是暫時的,但大多數接受調查的人都是讚成的。
然而,總體而言,由社民黨、綠黨和新自由主義自由民主黨(FDP)組成的聯合政府正在失去支持。 四分之五的受訪者對政府的不滿情緒超過了去年 12 月上任以來的程度。
大多數同時支持社民黨和綠黨的人對政府的整體表現感到滿意,但自民黨的支持者正在迅速失去信心:一半支持推動自由市場的政黨的人對政府的記錄沒有印象政府。
主要反對黨,右翼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CDU/CSU)的政黨,更重要的是那些支持極右翼流行的德國替代方案(AfD)的政黨,以及越來越多的非反對黨。選民對柏林政府的進程不滿。 對於收入較低的家庭和居住在德國東部地區的人來說,70% 的人對政府的政策不滿意。
CDU/CSU 已從這一趨勢中受益,並以 27% 的投票率在全國月度調查中領先。 保守派再次成為德國政壇最強大的力量。 他們在二戰結束後的 77 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擔任政府首腦,並在總理安格拉·默克爾 (Angela Merkel) 執政 16 年後於去年失去控制。社民黨繼續失去支持,綠黨繼續失去支持繼續在聯邦範圍內和在該地區的各州取得進展。 外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和綠黨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的支持率最高,為 60%,遠遠領先於總理奧拉夫·舒爾茨 (43%) 和基民盟主席弗里德里希·梅爾茨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