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分析:品牌、碳抵消和電子商務交付

已發表: 2020-11-04

送貨上門是電子商務的宗旨。

消費者可以將購買的商品直接送到家中的想法是該行業的基礎。 它還有助於確立電子商務相對於傳統零售購物的主要優勢之一:它更環保。

然而,情況可能不再如此。 隨著運輸時間的迅速減少,電​​子商務交付對環境的影響正在接受審查。

為了讓消費者湧向他們的在線商店並在應對氣候危機中發揮自己的作用,主要品牌正在採取措施來抵消其交付的影響。

由於較小的品牌尚未步其後塵,我們仔細研究碳抵消是否對電子商務品牌至關重要,或者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來抵消在線購物對環境的影響。

電子商務交付有什麼問題?

電子商務交付不一定比開車去商店更環保。 華盛頓大學可持續交通實驗室副教授兼負責人唐·麥肯齊 (Don MacKenzie) 表示,從理論上講,讓一輛卡車將產品運送到商店,而不是整個社區都在那裡行駛,這對環境有益。

CBC 新聞科技作家 Emily Chung 博士寫道,問題在於當消費者選擇更快的運輸或訂購多餘的物品並打算退貨時。 交付速度越快,對環境的影響就越大。

這是排放水平特別有害的最後一英里。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數據,到2030年,全球前100名城市的最後一公里配送排放量將增加30%以上,總量達到2500萬噸。

科技記者 AJ Dellinger 寫道,為了滿足消費者對即時滿足的渴望,亞馬遜等品牌正在與全國各地的第三方運營商網絡合作。 “與亞馬遜簽訂合同的許多公司都使用大型柴油卡車和貨車,這些卡車和貨車的排放量遠高於大多數消費車輛,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車輛已經變得更加省油,”他解釋道。

Dellinger 說,人們的購物習慣也造成了更多的排放。 單一項目訂單和嚴格的運輸時間意味著無法將交付組合在一起,從而導致旅行效率低下和排放水平更高。

GreenBiz Group 的高級作家兼分析師凱蒂·費倫巴赫 (Katie Fehrenbacher) 寫道,配送中心在交付前儲存產品,也會排放碳。 “減少這些建築物的排放需要一些典型的東西,例如清潔能源供電、高效照明以及用於移動包裹的電動或燃料電池叉車,”她說。

USPS 送貨卡車在繁忙的城市中疾馳;電子商務概念的碳抵消

品牌如何抵消其排放量?

為了抵​​消他們的碳足跡,公司必須首先計算他們的排放水平,衛報的吉利安安布羅斯寫道。 然後,他們從消除或防止世界其他地方等量碳排放的項目中購買信用額度。 通常這涉及植樹,但也可以包括可再生能源發電和其他替代化石燃料的項目。

在碳抵消方面,Etsy 可能是最著名的公司。 它是第一個在 2019 年抵消 100% 運輸排放的全球電子商務品牌。 對於每次客戶購買,Etsy 會自動購買經過驗證的抵消,首席執行官 Josh Silverman 解釋說。 “這些採購支持環境項目,包括保護改善空氣質量和吸收碳的森林,贊助產生清潔能源和替代化石燃料的風能和太陽能農場,以及開發更環保的汽車零部件生產方法,”他解釋道。

然而,他們並不是唯一這樣做的品牌。 Fashion United 的 Huw Hughes 寫道,奢侈品零售平台 Farfetch 承諾在 2020 年抵消其整個運輸碳足跡。 抵消項目包括可再生能源發電和森林保護和種植。

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營銷官 Joshua Goodman 表示,碳抵消也是幫助 Humankind 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個人護理品牌實現淨零碳足蹟的關鍵。

抵消消費者對可持續性的需求

碳抵消不僅僅是一種消除交付對環境影響的簡單方法; 它們也是吸引當今具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的好方法。

尼爾森表示,消費者要求品牌具有可持續性。 根據針對不同國家、性別和世代的研究,絕大多數 (81%) 認為公司應該改善環境。 近四分之三 (73%)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將改變自己的消費者行為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此外,英國物流公司 Wincanton 2019 年的一項調查發現,32% 的英國消費者“正在考慮從未來更環保的零售商那裡購買商品”。 超過四分之一的人表示,他們可能會購買使用電動汽車的品牌。

需求是一回事。 問題是大多數消費者不願意支付更多,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尚德商學院的凱瑟琳懷特、大衛 J.哈迪斯蒂和里沙德哈比佈在哈佛商業評論中寫道。 儘管消費者說他們想從具有環保意識的品牌那裡購買商品,但實際上很少有人會堅持到底。 研究人員引用了一項消費者調查,其中“65% 的人表示他們想購買倡導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驅動品牌,但只有大約 26% 的人真正這樣做了。”

這使得不會增加產品價格的碳補償對品牌和消費者更具吸引力。

電動汽車充電系統,電子商務概念的碳抵消

碳抵消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嗎?

碳補償在紙面上看起來可能很棒,但許多專家認為它們並不是他們想像的全部。 Cozy Homes Oxfordshire 改造服務的通訊和營銷經理 Tabitha Whiting 寫道,反對碳補償的最大論點是它們無法解決真正的問題。 “碳抵消為個人、企業甚至政府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方式來擺脫對其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的責任,”她說。

甚至偏移量本身也可能是可疑的。 ProPublica 的環境記者 Lisa Song 研究了可追溯到二十年前的全球碳抵消項目,發現一次又一次,碳信用額並沒有抵消它們的預期排放水平。 在其他情況下,購買的任何積極影響信用要么迅速逆轉,要么無法衡量。 “最終,污染者獲得了繼續排放二氧化碳的無罪通行證,但本應平衡賬本的森林保護要么從未出現,要么沒有持續下去,”她寫道。

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名譽教授研究員莎倫·貝德 (Sharon Beder) 提出了一項嚴厲的評估:“碳抵消是一種漂綠機制,它使個人能夠在不實際改變消費習慣的情況下為自己購買綠色證書,並使國家避免更困難的結構性和防止進一步全球變暖所必需的監管變革。”

在綠色和平英國數字活動家 Alia Al Ghussain 看來,大多數碳抵消計劃無非是公關工作。 “抵消計劃提供了一個好故事,使公司能夠避免對其碳排放採取有意義的行動,”她說。 “抵消計劃還有助於使化石燃料對越來越具有生態意識的消費者更有吸引力。”

品牌還能如何減少交付碳足跡?

如果碳抵消不能解決電子商務的排放問題,那麼品牌還能做些什麼來減少碳足跡?

電力可能是一種方式。 一些最大的電子商務品牌已承諾建立一支電動送貨車隊。 據 Supply Chain Dive 的 Shefali Kapadia 報導,亞馬遜已經從 Rivian 訂購了 100,000 輛貨車,並將於 2021 年開始交付。宜家還承諾到 2025 年實現所有交付電動化。

送貨管理軟件提供商 Scurri 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 Rory O'Connor 表示,店內取貨是另一種綠色選擇。 “讓客戶能夠在他們所在地區的實體店在對他們來說最方便的時間取貨,這對客戶來說是一種簡單而令人滿意的體驗,”他寫道。 “它是碳足蹟的主要節省者,允許承運人提高包裹密度和運輸整合,並減少失敗的交付。 點擊取貨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即為零售商提供額外的收入渠道,因為實體店的客流量增加增加了銷售的可能性。”

品牌也可以考慮從自己的商店收集產品。 Bain 的 Aaron Cheris、Casey Taylor、Jennifer Hayes 和 Jenny Davis-Peccoud 表示,從當地店內庫存採購產品(尤其是“超大件”)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長途運輸並減少過程中的碳排放。 對於大品牌來說,它的成本效率也可以提高 30%,對於小品牌來說,成本效率可以提高 50%。

Redbox Digital 的團隊報告說,英國正在測試一種非常不同的交付策略。 Magway 系統將使用地下管道網絡在配送中心和整合中心之間運送包裹。 在在線雜貨平台 Ocado 的支持下,最初的 52 英里網絡的開發正在進行中。

消費者顯然想要更可持續的品牌,但這並不意味著碳抵消一定是實現它的方式。 對於認真考慮減少碳足蹟的公司來說,減少總排放量可能是比購買碳補償更有效的策略。

圖片來源: Spencer Watson Norbert Kundrak chuttersnap